緣起
近兩年來 VMware 軟體也不斷升級進化,更提出 vSAN 功能可以提升可用度及簡化備份程序,在這幾年持續觀察其演進,並仔細測試每一代的功能與容錯能力,經過上次外出上課,開始考量利用此最新的功能來改善公司的環境。
vSAN 機制藉由串連不同的主機(Host)內部的硬碟空間,作成一個容錯的機制分享空間機制,透過資源的自動分配使其任一虛擬機(VM)在此機制都能保留多份(看設定)資料,並於運行時自動更新所有分身的資料使其維持同步,這樣可以保證任一台主機(Host)故障、或是硬碟故障都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啟動分身,大幅度減少停機時間,目前公司採用定期整機備份,除了復原有時間差外,每次備份都需要花上大量的時間以及空間,間接影響機器壽命。
Continue reading “升級 vSan 6.5 計畫與實行步驟” →
軟體定義的機房是未來的趨勢,雖然這個議題講了很久,但在台灣實作上還沒有聽到成功的案例,部分廠商已經在市場上推出類似的產品,其中 VMWare 的 vSAN 及 NSX 分別是軟體定義的儲存設備及軟體定義的網路設備,昨日到精誠參加 VMWare 舉辦的一日營教育訓練,講師也是 VMWare Day 的講師,但是時間由原本的 50分鐘拉長到整天。
vSAN 軟體是軟體定義的儲存設備,未來的管理者不需要知道檔案被存放到哪邊去,只要在系統上設定備份的數量,希望能效能,軟體會自己去配置每台虛擬機的設定。
Continue reading “Vmware vSAN & NSX 課後心得” →
思考了一下為何在測試的時候會失敗,可能的原因是 vSAN 有個 Health check 的機制,安裝vSAN 後他一直顯示錯誤訊息,但並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錯誤方向,就有點難除錯
Erorrs on vSAN Healthy check
Continue reading “續測 vSAN 6.5” →
VMware vSphere 6.5 出來好一陣子,但是一直沒有時間去測試,這個月剛好公司進了兩台 Dell R730,順便就來測試一下看看功能
在沒有看任何問文件下,發現安裝 Esxi 6.5 加不到 6.0 的 vCenter 去,原來整個認證機制有大幅度的變更,只好重新安裝一個 vCenter 6.5 來測試, Esxi 6.5 本身的網頁介面做得很不錯,速度甚至比 vCenter Client 還要快一點點。
本次測試還是用到3台 VMware 主機,兩台是實際要乘載資料的,另一台是見證 Server,這台主機規格可以差一點,運作是要騰出一個 SSD, 一顆硬碟出來幫忙紀錄 vSAN 的運作情況。
vSAN 設定的畫面也有點變更,但還是要在 DataCenter 底下增加一個 Cluster (如下圖), 然後到設定 -> virtual SAN -> 一般 來啟動
vSAN Settings
Continue reading “初嘗 vSAN 6.5” →
測試 vMotion 速度
既然所有的資料都被分配到各個不同的主機內,那很好奇做 vMotion 會不會變更快呢? 首先選擇 Windows 7 的 Test7 主機,確認他使用 1G RAM, 實際所占空間越6.52G,放置在 10.1.207.12 的這台主機上面執行
VMGuest Settings for testing vmotion in vSAN 6
Continue reading “實測 vSAN 6” →